提问这里获得帮助

选择以下一项获得帮助
媒体报道

需求侧资源纳入电力规划需解决四大关键问题

提供者:   来源:保定屹成,屹成电气,电阻柜,电阻柜厂家   时间: 2025-08-11  

随着新型电力系统加快建设,高比例新能源并网、电力高度电子化特征逐步凸显,叠加近年来极端天气多发频发,电力供需形势愈加复杂多变。一方面,削峰填谷等系统调节需求已由夏冬高峰、节假日等特定时段逐步向全年多时段拓展延伸;另一方面,系统净负荷高峰低谷快速转换,电力电量平衡已从边界明确的静态优化问题,转变为强不确定性的动态时序优化问题。总体来看,新型电力系统建设正面临充裕性和灵活性不足带来的保供应、促消纳、稳运行等多重挑战。

需求侧资源具有海量、多元、异质的特征,且与发电侧出力主要受转速、风速、光照等物理约束不同。需求侧资源调节能力需兼顾用电设备物理特性的“硬约束”和用户主观意愿的“软约束”,其调节特性受技术、经济多种因素影响,调节能力具有较大不确定性。在缺乏完备的管理机制和技术支撑的条件下,难以充分满足规划层面对资源的可靠性要求,这也是需求侧资源纳入规划的核心难题。未来,尚需从资源选取、资源管理、资源激励及调节策略四个维度进行系统性谋划。

在资源选取层面,主要解决“哪些需求侧资源可以纳入电力规划”的问题。需求侧资源涵盖行业众多,参与调节的方式和调节特性存在显著差异。需在深化重点行业负荷特性研究的基础上,对照发电机组出力特性描述及规划模型的相关约束,细化需求侧资源调节参数。如最大调节容量、调节速率、调节最大/最小持续时间、可调节时段、调节可靠性、价格弹性等,选取部分调节性能优、经济性好、可靠性高的需求侧资源纳入电力规划,并探索构建规划调节资源储备库,对入库资源进行分级分类管理。

资源管理层面,主要解决“夯实资源调控能力,保障资源高效调节”的问题。需求侧资源的精准刻画、持续监测、动态校核和智能自动响应是其常态化、规模化、精细化参与系统调节的基础,也是提升用户调节可靠性的重要途径。需持续加大负荷资源排查工作力度,健全需求侧资源全寿命精细化管理机制,加强快上快下、高可靠性需求侧资源的挖掘,推进虚拟电厂等新型主体聚合资源及分布式光伏、用户侧储能、电动汽车等独立资源排查。同时,加快新型负荷管理系统建设、加大负荷管理装置推广应用力度,开展需求侧资源动态评估与监测应用,支撑实现资源可观可测、可调可控。

十五五”是实现“双碳”目标的冲刺期、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关键期和电力体制改革突破期,需求侧资源作为提升电力系统灵活性、支撑供需高效协同的重要载体,将在提升系统综合调节能力和运行效率方面发挥更为关键的作用。未来,还需政策和技术层面共同发力,保障需求侧资源“真实可靠、切实可用”。

所属分类: 媒体报道
请您留言
  • 姓名 *
  • 电话 *
  • 地址
  • 邮箱 *
  •     
官方微信
在线咨询